
在默爾本的維多利亞博物館工作的動物學家Norman和他的同儕,最近觀察自然界中一相當不尋常的現象。Norman等人在大堡礁(Great Barvier Reef)北方的深海中發現一種極為少見的章魚,稱為毛毯章魚(blanket octopus,學名為Tremoctopus violaceus)。奇特的是雄性的毛毯章魚體重約只有1/4克,大小就像一顆軟糖,但雌性的毛毯章魚卻是雄性的40,000倍那麼大。雄性的毛毯章魚大約就和雌性毛毯章魚的瞳孔一般大。因此有人戲稱毛毯章魚交配時就像一隻麻雀和戰鬥機在空中交尾般或者像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神風特攻隊撞擊航空母艦般的慘烈,而雄性毛毯章魚在交配之後也真的是撒手而西歸了,然則為何會有如此特異的現象呢? Norman等人認為,雌雄毛毯章魚體型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雌雄相遇的機會十分渺茫,因此雌性毛毯章魚則儘可能的生產愈多的卵,以增加產生下一代的機會。因此體型愈大愈有利,相反的,雄性毛毯章魚則是以空間換取時間,若能愈早性成熟,則愈能提早”播種”,因此其體型便往愈小的方向演化,有可能的極端是雄性不過是能生產精子的器具(sperm generator)即可,Norman等人的發現將會刊載在12月號的紐西蘭海洋暨淡水研究期刊。(New Zeland Journal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