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蠶絲和蜘蛛絲都是絲蛋白,且在胺基酸的組成上也類似,作為織品的蠶絲(silksorm silk)比起蜘蛛的拉曳絲(Dragline spider silk)在硬度上和彈性上都要小3倍以上。先前的觀念都認為蜘蛛絲中含有特殊的組成蛋白才會造成如此的差異,然則最近由中國復旦大學的蕭江洪(Zhergzhong Shao,音譯)和英國牛津大學的Frity Vollarh 在自然雜誌(Narure 418,741,2002)發表的研究顯示只要改變抽絲的程序,蠶絲也可以變成蜘蛛絲般的強硬。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抽絲時,改以直線的方式將絲抽出,而非以往所用的8字型抽絲方式(figure of-eight configuration spin),就可以得到不同強度和彈性的蠶絲。當直線抽絲的速度越快時,蠶絲會變的更強但彈性較差,反之;若抽絲的速度越慢,則所得到的蠶絲較有彈性但硬度較差。因此目前的研究人員正嘗試瞭解蠶的吐絲器官的生理結構和吐絲行為,希望能改造出吐絲更快更平穩的蠶,以生產符合各種需求的纖維。(New Zealand Journal of 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