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新技術,可以透過老鼠的體細胞無限地複製小鼠。該技術可以用於大規模製造高品質的動物以進行耕作或保育目的。
當心點,喬治·盧卡斯,有一個全新的克隆種族即將進攻,而且還毛茸茸的。日本研究人員已經創建了一個潛在的無盡的方法從其他克隆小鼠複製克隆小鼠。他們運用與創造桃莉羊相同的技術,從原來的親代鼠經過25輪無性生殖,製造出581隻克隆小鼠。
研究的領導者 和歌山輝彥 在日本神戶的理化學研究所發育生物學中心提出的一份聲明中說:“這種技術可以大規模生產高品質的複製動物,無論用來養殖或做為保護目的都是非常有用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稱為體細胞核移植的複製技術,將其中含有一個人的遺傳訊息的細胞核插入一個已被剔除基因物質的卵細胞的細胞核中。在1996年桃莉羊便是使用這種技術成為第一隻複製哺乳動物。許多其他動物也曾被複製過,但該技術成功率很低,而“再複製”動物更是沒有。
和歌山說:累積在連續幾代的複製體內的遺傳異常可能解釋這些失敗。和歌山和他的同事們在他們的研究中,增長中的複製細胞的溶液中含有曲古抑菌素的化合物,能干擾酶對DNA進行更改。使用這種技術,複製的成功率能提高五倍。該小組成功地複製了小鼠連續25次。換言之,他們複製一隻老鼠,然後繼續複製其複製體。共有581隻健康的小鼠被複製出來,所有的小鼠都過著正常的生活約兩年。而複製的細胞並沒有發生惡變。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成果,哈佛醫學院的遺傳學家George Church表示這並不只是25次複製實驗,還是一個可以提高五倍速度的方式。他補充說明 ”搞清楚什麼步驟導致失敗也同樣重要。研究人員發現,即使經過反覆的複製後,被複製的小鼠仍沒有異常狀況發生。“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不斷的再複製是可行的。並且,如技術夠成熟,有可能無止境的複製生命”。
在2008年,和歌山的團隊從已經凍結了16年的老鼠的屍體中成功複製生命。其他研究人員也已經成功地複製出牛,豬和貓,但都不超過三代。科學家們複製了人類的胚胎幹細胞,但複製人的倫理和科學上的障礙依然存在。
譯者: 中原生科 周言箴